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宝成铁路109隧道抗震抢险工程

来源:默认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3年06月04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影响,嘉陵江上游宝成铁路109隧道山体发生大面积塌方,将带有12节油罐车的21043次货物列车掩埋在隧道中,并导致油罐车起火。抗震救灾生命线---宝成铁路随即中断。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指示尽快抢通。

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全长726米,棚洞与隧道相连,抢险难度极大:首先是危险的环境,隧道南口棚洞落石约2万立方米,北口附近隧道落石约4万立方米,塌方落石将嘉陵江拦腰截断。隧道洞口4米高的火舌足以让靠近它的人化为灰烬。洞内12节油罐车像一个重磅炸弹,随时可能发生剧烈爆炸;其次是铁路隧道地处山区,地理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十分狭窄,大型施工机械根本无法展开作业;第三是隧道灭火。由于12节油罐车装载着约530吨汽油,而且40节着火车辆堵在隧道内,隧道内温度高达180摄氏度,粉尘毒气大,油罐车随时都可能爆炸,抢险人员难以接近并施工。四是地震造成隧道内有大量山体裂纹、塌陷,次生地质灾害较多,不时有碎石从隧道顶部落下,时刻威胁着抢险人员的安全,给隧道内贮水降温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集团公司接到铁道部灾情通报和抢险指令后,从12日深夜22时起,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其增,总经理刘志远,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建喜、副总经理李同茂、曹相和等领导陆续亲临抢险现场坐镇指挥。所属西铁工程公司、西铁建设公司等多位党政领导带领抢险队伍冒着高温、气味、灰尘和随时发生余震造成坍塌等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抢险。800名抢险人员迅速赶赴一线投入抢险。及时调配了高压泵、水管、木材、工字钢、水泥、砂子等大量抢险设备和物资。

5月13日14时起,根据铁道部抢险总指挥部的命令,集团西铁工程公司组织200多名抢险人员冒着刺鼻的浓烟、高温、粉尘和随时发生余震造成坍塌等危险和恶劣的条件,用16000个砂袋封堵隧道北口,切断空气流通灭火,并向隧道内注水降温,为拖拽洞内列车创造了条件。

19日21时起,集团西铁工程公司组织抢险突击队员,冒着刺鼻的浓烟和近50度的高温,强行进入北口70米处拆除封堵墙,加快排烟速度。由铁道部抢险总指挥部主要领导和集团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抢险队深入隧道内察看险情,确定第二阶段攻坚方案。在铁道部抢险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路抢险队伍冒着余震、山石塌落和破碎隧道掉块、洞内高温、浓烟弥漫等复杂的作业环境,隧道外加固塌方山体,隧道内清理损毁车体、挂网喷浆加固等多项工作立体交叉,全面推进。21日对变形隧道受损部位进行大规模钢拱架支护修复。

23日早上,开始对四根顶梁折断的棚洞进行加固,抢建防塌钢棚架,抢险进入决战阶段。这里险情极为严峻,坍塌的洞顶上方,重达120吨三块巨石头随时都有塌落的可能。关键时刻,集团公司各级领导身先士卒,站在最危险的棚洞下指挥抢险。电化局宝成线抗震抢险临时党工委在109号隧道口进行了“宝成铁路抢险决战党员宣誓”,让“抗震抢险党员先锋队”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最危险、最紧急的第一线,极大地鼓舞和带动了全体参战干部职工的士气和斗志。经过最后38个小时舍生忘死大突击,隧道加固修复作业顺利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10个小时,确保了109隧道提前胜利抢通,再一次彰显了 “钢班子铁队伍”的雄风,充分体现了“关键时刻冲在前,艰难困苦我来干”的抢险精神。

经过12天艰苦卓绝、舍生忘死的抢修,宝成铁路109隧道在中断了283个小时后,终于胜利抢通。24日上午9时50分,一列满载救灾物资的抢977次列车顺利通过109隧道,驶往四川灾区,宝成线实现全线通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宝成线提前实现全线通车,打通了西北、西南铁路大动脉,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的需要,谨向全体抢险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作出重要批示:经过解放军官兵、铁路职工连续十二个昼夜的浴血奋战,实现了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向参战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同志们辛苦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亲临109隧道抢险现场向包括中国中铁员工在内的全体抢险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