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为渝厦高铁添翼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党员践诺推动渝厦高铁重庆段建设
在渝厦高铁重庆段“四电”系统集成及相关配套工程施工中,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项目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项目部党工委成立后,便组织党员积极参与“亮身份、践承诺、树旗帜”党建特色活动,通过践行对业务工作的承诺,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不懈奋斗,让“红色引擎”为渝厦高铁重庆段“添翼”。
安全生产的守护者
项目部安全总监许智杰,今年39岁,拥有13年党龄。他参与过京沪、京九、哈大、兰新、渝黔、川青等多条铁路建设,在安全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障着每一名员工的生命安全。
去年4月,渝厦高铁重庆段“四电”工程开工建设。许智杰承诺:“我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在安全培训教育上下功夫、做好全员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上下功夫,保证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项目部成立后,许智杰第一时间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全员进行了多次安全教育培训。开工后,他先后组织开展了防洪防汛、消防、高空坠落、地质灾害紧急避险等多个专项应急演练,给施工现场布置了危险因素告知牌、所有工点配置了专职安全员,并依托100余台无线摄像头构建了覆盖全线的远程监控系统。
“安全无小事,祸患常积于忽微。”施工过程中,他每月都组织安全检查、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工人的安全防护措施到施工材料的堆放,从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到消防安全的保障,他都一一仔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除此之外,他还精心组织项目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试取证,通过4次统一组织,目前,项目部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已达到80余人。
牵引供电的急先锋
接触网专业项目副经理王强,今年43岁,拥有11年党龄,已经在铁路建设领域奋斗了24年。面对复杂的协调任务和紧迫的工期,王强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解决难题,保证现场施工不停歇。
项目开工时,王强承诺:“管段内凡是与站前单位协调问题,我去;凡是物资到货问题,我催;凡是工序安排问题,我负责。”目前正值渝厦高铁重庆段施工冲刺阶段,王强主要负责重庆东至黔江区间接触网专业流水线作业。除了要盯控每日的进度,他还要协调好工程部的材料计划提报、资源配置中心的材料到货,协调好与站前单位相关的作业面。
“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我是一名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上去,解决困难。”这是王强的承诺。12月9日下午,流水线第一作业队调整组反馈烟厂坡隧道口导高调整不出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公司技术专家到现场分析导致异常的原因,指导现场施工。问题解决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流水线第二作业队,检查作业范围内接触网电连接、定位器、吊弦等部件的安装情况。
施工一线的领航员
接触网专业流水线第二作业队队长索伟程,毕业于重庆大学,今年38岁,拥有6年党龄,先后参与了京沪、京九、哈大、兰新、宝兰、拉林等多个新建铁路和渝贵、内六、包西等多条改造铁路的施工。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细节的关注,确保了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并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今年10月,流水线作业队成立后,索伟程承诺:“我将努力开拓工作面,在保证现场安全的前提下,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作为队长,他的工作无疑是复杂而又烦琐的,不仅要盯控安排隧道吊柱安装、接触线架设等复杂工序,还要时刻关注施工进度和现场的安全质量。为此,在施工前他积极与站前单位、调度中心对接协调,提前疏通施工阻碍,确保施工有序穿插、现场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只有将每个细节做到最好,才能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这是索伟的信念。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有侧重地分配自己的时间,白天在现场各个点位解决施工难题,统筹推进各作业小组的施工进度,统筹协调确保整体施工进度;晚上在碰头会上,他对当日的施工都要进行复盘,剖析存在的不足、总结现场的经验,以保证生产进度如期进行;会后,他认真整理归纳会议重点、梳理当日工作量,将最新的施工要求、次日的关键节点等信息点对点传达给各作业小组,保证了工作安排不过夜,当日事,当日毕。
青年员工的先行者
房建专业机电安装技术员白立恒,出生于1998年,2021年毕业后入职公司,拥有4年党龄。面对首次参与铁路项目的挑战,他勇于承担重任,积极学习并解决问题,展现了出色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责任意识。
项目伊始,白立恒承诺:“做工地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争做迎难而上的急先锋。”面对高铁施工,白立恒没有产生“本领恐慌”,而是认真请教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铁路房建工程涉及专业多、交叉施工多、接口问题多,一旦不仔细,图纸上几个专业之间的接口很容易忽略。在工作中,他主动与各专业核对相关接口问题,学习其他项目优秀的施工方案,主动与业主、设计沟通重难点施工,不断总结经验,尽可能地降低了四电房屋施工过程中因接口问题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干一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责任心。”2023年5月,国铁集团、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要求在救援站站台900米范围内设置消火栓,常规的施工方案为隧道正洞壁上明装管道及消火栓箱。考虑到渝厦高铁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列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压力变化和列车风附加力的长期影响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面对该隐患,他多次和设计人员现场研讨、多方案对比,决定通过既有水沟敷设消防主管道,在避开隧道纵向施工缝的前提下,穿越电缆沟底板敷设支管,并取消常用的消火栓箱、改为消火栓硐室,完美解决了安全隐患、为后续隧道消防救援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一名名党员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渝厦高铁重庆段党建工作的生动体现。党员们以身作则、守诺践诺,既攻克技术难题、又激励同事共同克服困难,最终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他们的故事凝聚成推动高铁建设不断前进的“红色引擎”,书写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不懈奋斗、勇攀高峰的新篇章。